方才看了下臉書,發現有人在對湯種與牛奶口味做比較。
這邊在於有製作過經驗的我來說,吐司方面如果沒有侷限於那兩種工法和口味的話,應該要以牛奶吐司與一般吐司做比較才對吧?牛奶就能干涉口味了,這與加入起司再討論誰比較好吃是一樣的問題。當然加起司的可能會比只加牛奶的硬或黏口。
因此在那些討論牛奶還是湯種的話題上,我想最多只能比軟硬和手撕時候的手感、外觀蓬鬆度和剖面的空洞粗細程度,那些都會影響口感軟硬,至於口味則是後話了!
因為個人適口性不太一樣,有些喜歡吃吐司邊那種厚實間帶了點焦香味的就會比較偏好全麥,有些想要吃奶味重的就會選擇要加牛奶還是奶粉或是乾脆買奶酥、加起司的,其中,奶酥又分帶椰子粉或一般甜味奶酥型和鹹味奶酥型。
喜歡香草口味的可能會選白吐司。
吐司界裡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吐司種類,例如:
加入番茄蜜餞、鳳梨蜜餞、柳橙或橘子蜜餞、梅子蜜餞型、芒果青、木瓜絲蜜餞…等,這可以算是比照加入葡萄乾型的做變化。
加入肉鬆、肉脯、素鬆型【這要在把香鬆揉進吐司麵糰後在出爐後的切面下讓香鬆還是酥脆口感,需要一定水準的技術知識。】
加入芋泥型的與加入紅豆泥、綠豆泥、黃帝豆泥或馬鈴薯泥、蕃薯泥…等泥狀餡料是雷同的處理方法。
加入香草粉、可可粉或草莓粉、藍莓粉、綠色蔬菜粉、竹炭粉、薑黃、紅/綠/青/烏龍茶/抹茶/擂茶/鴛鴦茶粉、奶茶粉做成各色大理石紋。
加入奶酥型的有分甜奶酥、鹹奶酥、混香鬆型奶酥、混椰子粉奶酥、混碎葡萄乾型奶酥、
加入火腿、培根或素食料的鹹口味型。
大約有以上幾種,有再想到且還保有自己帳號能登入的時候再補上。
目前有人想要自己創新的,可能會有混波霸/珍珠型態做內餡的形式。
或是把苦瓜盅、紅燒獅子頭、麻辣火鍋等口味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