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馬卡龍嚐鮮
這個藍紫色口味的內餡,我個人感覺是黑醋栗口味,它的餅皮則似乎像使用蝶豆花染色,整體是甜裡面帶了些微酸,還不錯吃
這個黃皮的馬卡龍,黃色的外皮是用薑黃下去做調色調味的,所以帶了點薑的微辣但辣不會殘留,而是用檸檬調味的內餡帶走了薑辛感
胭脂紅色的這個,我覺得像夾餡莓果口味,外皮在猜是不是用甜菜根調色
至於這個橘色的馬卡龍,我覺得它揉合了橘子和柳橙。外皮對我來說具有橘子的味道,內餡則像極了柳橙,可是比較特別的是…顏色竟然偏白
這個巧克力的內餡是用流質的巧克力醬做的,那種流質的巧克力有它特殊的味道,從以前到現在似乎都沒有變化太多
是屬於甜巧克力,我想我比較喜歡糖份少一點的。
最後的這個綠色馬卡龍,我實在有些吃不出它真正的味道…
看它的顏色我想猜抹茶,但是內餡卻不是經常千篇一律的紅豆!
這讓我稍感驚訝之餘,內餡的醬是帶了點清新的感覺。
整體味道可能被前面的巧克力覆蓋了所以難以察覺吧?
這些馬卡龍的餅皮跟我第一次吃的馬卡龍實在很不一樣。這個的像極了有加膨發劑,可是竟然能把表面烤的那麼美,實在很需要烘焙的知識和技術啊!
這種的馬卡龍讓我覺得蠻接近台灣早期就出現的圓形夾心點心,只是那種圓形夾心點心太乾,必須配飲料在旁邊,不然容易噎到,跟這種的比起來,要是價格仍然維持早期那種層級,算是俗擱大碗型。
馬卡龍一推出來就直接比前述那種台灣版的昂貴又小顆不是沒原因啊!
製作優良的店家除了能把它做的皮脆又光澤完好以外,皮的下方也不會空洞,而是整整的紮實感!
尤其咬下一口含在嘴裡,簡直像慢融巧克力化開一樣,雖然沒有像真正不添加任何膠的棉花糖化的那麼快,卻絕不會像早期外觀雷同的那款那樣乾到需要配飲料。
看看這篇所有照片裡的馬卡龍,每個表皮都跟底下有很明顯的差別,典型的外皮脆內濕潤,只是沒有到噴汁的程度啊!完全是毫無節制的人會用來肥胖的理由/~~~!
我個人覺得這組馬卡龍在整體上來說,巧克力款的可能因為內餡是用擠壓式的巧克力醬,所以才會有些太甜,
對我來說,這裡面偏甜的還有橙橘材料的那款,可是柳橙和橘子本身在水果狀態的時候就屬於是甜類型的水果,所以它要是比巧克力款的還不甜,大約只是沒有多放糖?我這次吃是覺得巧克力的比橙橘的還略甜了一些。
總體上算是很可以回購的,起碼它的價格在目前這樣加一包小茶包的總價就是第一張圖的袋子後面放的新台幣那樣的價格,雖然店面好像很高貴,裝潢也蠻歐風的,但這卻沒有走歐美的價格,算還不錯
同場加映,可愛的浪浪
看到我在拍牠,這表情算不算眼神死啊?